死神吃苹果

《叶问》秩序与平衡,武学家的修养

  “哇~又来一个人抢饭吃~” 

  这是《叶问》电影开篇幅,在一片爆竹声中力求讨个好彩头的廖师傅的武馆开张时候,某个佛山武师说的话:既有充满不屑感的淡淡火药味,也略微带些喜剧色彩 

  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: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佛山城 

  粤广地区,文化独树一帜。从武功流派曲艺戏文,到饮食语言。风格自成一派,地域性极强。广人尚武:继承老爸茶楼的武痴林沙胆源兄弟俩,哥哥几乎拜遍了每位开馆的师傅。叶问的好友周清泉虽是生意人,却也要求儿子拜师叶问学上两手。粤人好武,也重传统,汉儒文化又在该地区浸润极深: 

  一团和气,大家体面,就是儒文化的精髓之一 

  所以大家心里不高兴有人又来开武馆抢饭吃,也不是每位开馆的师傅都是武功精深实至名归的。却也彼此照应赏脸,人人有徒收,人人有钱赚,一派和气 

  可是开馆收徒,就得有名气。名气还是得靠一拳一脚打出来的 

  于是,新来地头开馆的廖师傅,来找佛山第一高手单挑扬名 

  而佛山当时的驰名高手,就是叶问 

   

  《叶问1》中的叶问,已经是一代宗师。各方面系数已经达到巅峰状态。可这样一代宗师,愣是守着祖业,陪着老婆孩子,读书练功关起门来过小日子,一直相当坚决地拒绝收徒。而找上门来的比武切磋,他虽不乐意主动生事,却也从不躲避: 

  纵观全剧,除了救助任达华的工厂时候,和樊少皇扮演的金山找打了一场,把人赶跑了以外。叶问在剧中和人的正式对擂有四场: 

  廖师傅上门切磋 

  金山找自称代表北方拳来上门踢馆 

  为了给武痴林廖师傅讨回公道,主动上了日本人的擂台,同时以一敌十 

  和日军少将三浦的公开对擂 

   

  我们来听听,这前三场擂台,叶问分别对挑战者和应战者说了什么? 

  他询问廖师傅:“吃饭了吗?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吃?” 

  在把廖师傅打得像猪 头以后,又作出保证:“今天这件事(我打败你)我肯定会保守秘密,绝对不会和人去说。” 

  当金山找承认北方拳败给南方拳的时候,他纠正: 

  “南方拳北方拳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,错的是你!” 

   

  这就是我们传统武学宗师的标准形象: 

  东方的,儒 家的,内敛含蓄的。不求扬名,待人接物留有退路和余地。却又进退有度,是非黑白分明 

  即使是面对市侩的小人嘴脸的警 员李钊,他也是轻描淡写地当众拔去了他枪上的子 弹 匣,煞了他的威风。却也不忘尽量周全彼此颜面: 

  “练武的人手比较重,别见怪。作为赔礼,我请你喝茶。” 

   

  这样一个圆浑通透,大气斐然的武学宗师,也有被激怒到失去常态的时候。那就是亲眼目睹廖师傅被日本人开枪打死,意识到武痴林也被日本人杀害了的时候 

  叶问对日本人怒吼道: 

  “我要打十个(日本人)!” 

   

  温润的叶问,是怎样被一步步地激怒至爆发的地步的呢? 

  全国的沦陷,是由北到南,一点一点渗透蔓延的。一旦发现有外来人入侵,就拿起武器操起刀,要和来人同归于尽的 

  那并不是常态 

  一般来说,当人的生命没有受到威胁的时候,普通人是不会拿命去拼的 

   

  在影片的前半段,虽然有武馆之间的明里暗里的嫌疑。有南北拳之争。可是这些冲突矛盾,都是可以调和消弭的,可以内部消化掉的。直到日本人的侵  入 

  这种原有的平衡和秩序,被完全打破了 

   

  日本人来了。叶问和武痴林这些有钱有业的人,被抄没了家产家业和那些被当作不安定因素被封了馆的武师们一起,去矿上做苦力谋生。为了全家老小,为了一口吃食 

  即使心里清楚,去日本人的武馆打擂赢取粮米,是一种沦为玩物有失尊严的行为。可是为了家人活下去,他们也得硬着头皮上 

  廖师傅,在一开场和叶问的对擂中,并没显出什么大师风范:叶问让了他那么多招,他依然死缠烂打 

  可是,在日本人的擂台上,他虽然靠自己的身手,正大光明获得了自己的粮米。他却是很失落地低着头出去的,并且低声告诉他身边的武师们: 

  “打他们(日本人)” 

  这是作为武者的尊严,作为一个人的自尊。廖师傅的不甘不屈和不愤 

  同时,这也是廖师傅对其他武师的一种提醒,和为自己的辩护: 

  去打日本人的擂台,不光是要从他们手里赚粮米。也可以借机揍他们一顿出口气 

  于是,一开始存有抗拒心理的武师们,争相走向日本人的擂台: 

  他们的目的,已然从谋生计,转变为了痛打日本人 

  这也是剧中,国人和日本人仇恨的开始 

  而其后引发的日本人对中国武师的屠戮,也终是触发了叶问的底线,让他不再沉默 

   

  剧中,对于叶问的人物形象处理,是基于一个传统武学大师来展开的。他谦逊,讲原则,也知进退能变通。既有传统士族圆融通和的一面,也有气节坚守,不退降不屈服的一面:随着剧情推动,他自然而然的,萌发出身为中国人的觉悟感,也坚定了对侵 略者绝不妥协的的斗争态度 

  这是一点一滴被碾压,逼迫出来的:当看着妻子被调戏,好友被杀害。看着昔日井然有序的欣欣向荣景相被悉数破坏,看着自己曾经拥有过的静好幸福生活被完全毁灭。那种山河破碎,与国共存亡的危机感,才会被激发出来。叶问以一敌十,从最初交手时候的点到为止。到对最后一个日本人连续出拳下了死 手 

  内敛的叶问,被民 族仇恨牵引。情绪再难收控,完全爆发出来 

  这种顺应着情绪变化,逐步而生出的爱国感 

  表达出来,十分的顺遂自然 

   

  《叶问1》的主创,对于人物刻画的细致到位,以及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描摹,可谓是火候纯元。从武痴林沙胆源兄弟的冲突纠葛,到小人嘴脸又暗藏热血的汉 奸翻译李钊的蜕变觉醒,再到任达华客串的叶问友人,一个刻板商人的思想转变。每个人都是优缺点并存,行为逻辑各有其落脚点。这种对于配角塑造也是非脸谱化的敬业态度,使得这部以个人名字来命名的电影,在传记体电影的前提下,还能呈现出一种群相感。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旧时代,把各种社会人物的挣扎矛盾,在短短的篇幅,少少的戏份中一一表现出来。实在是功力精深 

  主创的这种细腻和浑厚的塑造水准,不仅体现在中方人物上,也体现在对日本人的塑造上。尊重对手,也就是尊重自己。撇开侵 略者的身份来说,日本人之中,人品也有好坏高低之分。作为将军的三浦,直接坦率,明朗大气。从品格来说,无疑比阴暗狭隘猥琐的少校佐藤要高出太多,从剧中来看,二人的关系也并不和谐:三浦看不起佐藤这种阴暗不磊落的为人,说是下属,待他其实和狗差不多 

  而佐藤呢?无数的坏事,事实上都是由他来指使的。表面上他的职位低,但是事实上,他才是这只部队真正的操控者 

  也是他,在叶问打败三浦以后,想要枪杀叶问灭口 

   

  基本上达成一致的观点是:三浦,是个武痴,沉迷武学。而佐藤是个军人,以不惜一切代价服从于国家利益为第一位。这样看来,三浦并不适合将军这个职位。但是,剧中如此安排他二人的职衔,也是别有深意的 

  如果安排佐藤这样的人作为最高统帅,在被占领区,激起的反抗和民愤会无比激烈。所以,他这类阴暗的实际操控者,是站在幕后的。却把三浦这类明朗,更易为人所接受的人推到幕前,以达到一个迷惑欺骗的效果。这无疑,是一手打得不错的算盘 

  那么,三浦这类人,究竟是怎样的呢? 

  他亲自到狱中,对叶问以礼相待,亲送饭食,表达了对他武学家身份的尊重,并且发出邀请函: 

  要叶问效忠卖力于日本 

   

  这是三浦对于武学的究极定义: 

  最好的武学家,应该效忠于军 部 

  他热爱武学,热衷于搜寻武学名家,并且将他们当作一种资源收于麾下 

  不从者,则去除 

   

  这也是一种侵略,一种掠夺 

   

  中日文明渊远流长。传统武学讲的是修身静气。日本的武道也是相似的,讲求的是个人修为。李连杰的《精武英雄》里,仓田保昭扮演的船越文夫,就是一个真正的武道家。他丝毫不鸟军部的要求,他来中国的目的只是进行一场正式的公平的较量。他甚至还提醒李连杰,要小心那个即将和他决战的阴险日本武官: 

  真正的武学家,基本是无关正 治的。更不会和侵 略有关联。武道,和武士道是不同的。前者说的是武学修养和追求,后者说的是绝对服从与无条件效忠 

  三浦,充其量,只能是武痴,而不会是武道家 

  剧中,叶问面对三浦以利相诱,冷冷地说: 

  三浦是侵略者,手中染满国人的鲜血 

  他叶问,是绝不会屈从于这种人的。让三浦收起这种虚伪 

   

  清晰地点破对方,叶问却只是平静地把三浦敬上的饭菜推了回去: 

  这又是武学宗师的涵养 

  即使是拒绝推避,也不失礼节 

   

  全片以一种传统和现代相碰撞的武学精神作为载体,加入了很多世情人性的描述和思索,使得该片的很多细节经得起回味推敲。这种优势,是后作所无法达到的高度。而该片中的叶问,一直是以一种武学巅峰者的姿态存在的。他的矛盾,他的犹豫,更多的是对传统观念的揣摩和释然。而后作之中,故事线更单一,离开了佛山,面对不同的文化环境。面对体格强壮的黑人白人。叶问从各方面来说,都不再是所向披靡了,更像是一种升级打怪的状态。观众的评语,也各有其说,难以众口一词了……到了周五,完结篇就要公映了,期待着能有一个圆满的收尾~~~


评论

热度(21)

  1.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